期刊简介
1980年创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华医学会、天津市环湖医院、华北理工大学主办。办刊宗旨:面向临床,突出综合,讲究实用;使临床医师了解医学各学科进展,解决在临床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栏目设置:论著、综述。收录范围:重点报道内、外、妇、儿科医学进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天津市环湖医院、华北理工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综合临床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631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361/R
邮发代号: 18-5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0
出版地区 河北
出版地区 河北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综合临床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天津市环湖医院、华北理工大学
- 国际刊号:1008-6315
- 国内刊号:12-1361/R
- 出版周期:月刊
-
改良法检测羊水板层小体在预测胎儿肺成熟度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羊水板层小体计数在预测胎儿肺成熟度中的意义.方法利用血细胞计数仪检测147例孕妇非离心羊水标本板层小体数值,由新生儿科医生对新生儿进行呼吸窘迫综合征(RDS)评价,分析羊水板层小体计数与新生儿RDS的关系.结果判定胎儿肺成熟度的羊水板层小体的界值为45×103/μl,阳性预侧值83.3%,阴性预侧值100%,灵敏度为100%,特异度88.9%.结论非离心羊水板层小体计数可以作为临床预测胎儿......
作者:孙绍春;张小燕;李丽玮;张克军;李志武 刊期: 2006- 01
-
慢性前列腺炎与勃起功能障碍的关系
目的了解慢性前列腺炎与勃起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以432例门诊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积分指数(NIH-CPSI)问卷和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ⅡEF-5)问卷进行调查,并针对慢性前列腺炎进行治疗.结果同一类型前列腺炎患者的性功能障碍发生率不随症状评分(CPSI评分)分值的升高或前列腺液镜检WBC数增加而提高.前列腺炎疗效满意,而勃起功能障碍病情没有变化.结论......
作者:许哲;杨卫民;李光昭;李星洪 刊期: 2006- 01
-
亚低温状态下大剂量硫酸镁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联合使用亚低温及大剂量硫酸镁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52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例.治疗组患者入院20min后给予2g(16mmol)硫酸镁静脉注射和7.8g(65mmol)硫酸镁持续24h静脉滴注,自伤后6h开始联合亚低温治疗,使直肠温度控制在33~35℃,治疗时间为3~5d.对照组按普通常规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监测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1周......
作者:赵灵;林小华;李永波;楚磊;侯玉宇;欧兴义 刊期: 2006- 01
-
术后镇痛对上腹部手术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上腹部手术后应用镇痛泵患者血浆免疫球蛋白浓度的改变,并与传统术后镇痛法进行比较,探讨术后充分镇痛对免疫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按美国麻醉医师协会体格分级Ⅰ、Ⅱ级行上腹部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第Ⅰ组患者为术后根据临床需要,临时给予哌替啶50mg肌肉注射.第Ⅱ组为术后应用一次性镇痛泵镇痛.术后镇痛效果评估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同组各时间点及两组对应时间点的免疫球蛋......
作者:王太;张小平 刊期: 2006- 01
-
输卵管通液术中加入几丁聚糖预防再阻塞的研究
目的探讨因输卵管阻塞导致不孕症患者行通液术中加入几丁聚糖提高受孕率的效果.方法184例输卵管性不孕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95例常规处理后再注入0.3%几丁聚糖溶液;对照组89例仅用常规方法处理.结果术后6个月内,治疗组有35例妊娠,对照组有20例妊娠,妊娠率分别为40.7%和24.4%(P<0.05).结论几丁聚糖能有效地减少输卵管通液术后再粘连的发生,通液术后注入几丁聚糖是提高受孕率的有效方法......
作者:刘秀荣;寇世和;杨建春;顾笑梅;张雅玲 刊期: 2006- 01
-
早期空肠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早期空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疗效.方法61例SAP患者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均给予禁食、补液、胃肠减压和生长抑素、抗生素、质子泵抑制剂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入院72h后、肠麻痹解除即给予空肠内营养辅助治疗.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治愈率分别为73.3%和83.9%,继发感染率分别为70.0%和32.3%,住院平均天数35d和24d,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有显著性(P<0.......
作者:武彦荣;尹晶瑜;范锦辉 刊期: 2006- 01
-
移植肾动脉狭窄临床分析(附19例报告)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肾动脉狭窄(TRAS)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9例TRA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以同期未发生TRAS的212例肾移植患者作对照.结果TRAS患者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及高脂血症发生率均远高于对照组(52.6%和6.7%,31.6%和11.8%),经肾动脉灌注较经腹主动脉灌注更易发生TRAS;对于冷缺血时间,供、受者年龄,左、右肾,动脉吻合方式以及供肾动脉数,两组比较差异均无......
作者:鲁可权;许承斌;陈玉石;王亚伟;朱有华 刊期: 2006- 01
-
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防治体会(附239例报告)
目的探讨如何降低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发生率.方法对239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采取精确的切口设计、合理的皮瓣厚度、保护皮瓣血供、行腋下和胸骨旁双管引流、皮瓣无张力缝合及合适的胸带包扎等措施.结果239例中发生皮瓣坏死18例,坏死率为7.5%.结论预防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关键是:合理的皮瓣厚度,皮瓣无张力缝合,腋下、胸骨旁置双管引流及合适的压力胸带包扎.......
作者:索文军;王保玲;陈杰;巩有方;张海林 刊期: 2006- 01
-
肿瘤坏死因子-α与胎膜早破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胎膜早破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采集无任何妊娠并发症、临产前要求剖宫产分娩的初产妇(包括19例足月胎膜早破、15例足月前胎膜早破和作对照的17例正常未破膜者)血、羊水及胎膜,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测定血清、羊水中TNF-α的浓度,胎膜常规苏木素-伊红染色后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及TUNEL技术精确标记后细胞凋亡指数的测定.结果①胎膜早破组血清、羊水中TNF......
作者:尹桂然;任雁林;马秀菊;杨素娟;吴景芳 刊期: 2006- 01
-
食管鳞状上皮癌变过程中p16与Fhit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上皮癌变过程中p16与Fhit蛋白表达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17例正常食管鳞状上皮、16例轻度不典型增生(Ⅰ级组)、16例中度不典型增生(Ⅱ级组)、17例重度不典型增生(Ⅲ级组)、10例原位癌、18例鳞状细胞癌组织中抑癌基因P16及Fhit的蛋白表达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①从食管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原位癌→鳞状细胞癌,随着食管病变的加重,p16及Fhit蛋白表达......
作者:于卫芳;张立玮;孟霞;王晓玲;王士杰;郭晓青;温登瑰;丛庆文;吴明利;高扬;王顺平;王鼎鑫 刊期: 2006- 01
动态资讯
- 1 高血糖危重患者抢救中的胰岛素强化治疗
- 2 脑卒中后中枢痛的临床研究
- 3 B型钠尿肽在急性主动脉夹层中的表达意义
- 4 原发性脑干出血预后分型的临床研究
- 5 三段式皮肤黏膜切除吻合术治疗环状嵌顿痔的临床效果评价
- 6 奈维在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后防止漏气的临床疗效
- 7 永久性结肠造瘘术后结肠造瘘口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 8 胚胎停止发育的B超诊断分型
- 9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现状
- 10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报告
- 11 心包腔置管引流治疗大量心包积液
- 12 饮酒致上消化道大出血126例分析
- 13 创伤或手术后并发急性胆囊炎16例报告
- 14 以视力下降为首发症状的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二例
- 15 血管危险因素在脑血管疾病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
- 16 介入治疗顽固性产后大出血8例临床观察
- 17 危重病患者胃肠功能障碍与预后关系的临床研究
- 18 胃肠道间质瘤并消化道出血36例临床分析
- 19 128例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资料分析
- 20 维持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血清镁与血管钙化及矿物质代谢的关系